美企免费接手乌克兰所有国企,包括能源和电网
俄乌冲突还没结束,泽连斯基就签署“卖国协议”。美国企业将免费接手乌克兰所有国企,包括能源和电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知名企业贝莱德宣布与乌克兰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将免费接手乌克兰全部国企。
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后,贝莱德将协助乌克兰成立一家开发银行,设计一个投资框架,为所有可能的投资者们创造参与乌克兰经济重建和复苏的机会。
而贝莱德这么做也不是没有目的,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该公司将接手乌克兰能源、基建、电网、农业投资,甚至是全部国企,不用花一分钱,但需要替乌克兰还清所有债务。
怎么理解呢?我们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将乌克兰看成一个公司,现在公司欠了一屁股的债,根本就没有能力偿还。这时候公司决定与银行签约,将公司的所有资产都抵押给银行,银行则管理这些资产,并帮助公司偿还所有的债务。
所以,乌克兰签署的这份协议,就相当于“卖国协议”。即便俄乌冲突结束之后,这些核心产业落入美企手中,乌克兰将彻底沦为美国的“傀儡”,没有什么自主权。用网友的话来说,一份“卖国协议”直接将“乌克兰”变成了“乌克兰州”。
说到这里,大家会不会好奇,乌克兰的这些外债从哪里来的呢?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即便深知乌克兰就是一个“无底洞”,但拜登政府依旧不计成本地援乌。在6月27日时,美国方面还曾对外宣布,将再次为乌克兰提供价值为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拜登“慷慨”,而是因为有利可图。早在去年5月,拜登就签署了一项对乌克兰的“租借法案”。既然是“租借”,那肯定是要还的。
也就是说,美国援乌的每一分钱,乌克兰都得偿还。而俄乌冲突持续的越久,乌克兰所欠下的负债就越高,很可能几代乌克兰人都还不清。
据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今年5月中旬的联合国会议上透露,乌克兰2022年外债已经增长到创纪录的1320亿美元,几乎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9%。而如果俄乌冲突持续到2023年年底,该指标将超过100%。
不仅如此,经历了一年多的俄乌,乌克兰国内早就一片狼藉,到处都要花钱。此前,泽连斯基曾透露,乌克兰战后重建或将花费5000亿美元。而这很显然不是乌克兰国力所能承受的。
如今看来,美方或许早就布好了这步棋。他们之所以引爆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矛盾,此后又不断“火上浇油”,甚至让乌克兰“战斗至最后一个人”,削弱俄罗斯国力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收割乌克兰或许是他们的另一个目的。
最后,大家不要忘了,俄乌冲突并没有结束,乌方甚至扬言要“冲突持续化”,而乌克兰已经没有东西可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