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讯息:取代布林肯,成为中国劲敌?杨志刚:美出了一名与华争锋高手
众所周知,美国务卿一直被视为美方外交的首席发言人和政策制定者。而在拜登集体中,该角色由安东尼·布林肯担任。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副国务卿沃尔特·沙利文逐渐成为布林肯的可能替代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美方,国务卿和副国务卿分工严密,互为协力。布林肯当前是美方领导者拜登的国务卿,他在国际政事舞台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独具匠心。此外,沃尔特·沙利文这样的人物,也是历经政坛浮沉,在华盛顿政坛,建立了恒久的地位和声誉。
沙利文自当选以来一直聚焦美方对华政策,作为奥巴马集体和拜登集体中的重要决策者,他对美方的对华关系有着深刻的了解。
沙利文在过去几年中关于中国的一系列言论,让人们担忧,未来,在布林肯离开后,沙利文是否会接替他的位子,成为与华争锋的高手。
沙利文与中国的关系
沙利文作为美方外交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其对华策略一直受到国际关注。沙利文认为美方应把中美关系作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在他看来,中国对美方来说,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巨大的竞争压力,美方需要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谋求战略优势。沙利文主张美方应加强军事、科技投入以应对中国的挑战。
其次,沙利文深知中国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会对美方的战略利益造成挑战。为了制衡这种影响力,沙利文提倡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限制中国的作用,同时加强与传统盟友和新兴伙伴的联系,建立对华统一战线,以减轻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虽然沙利文强调美方应对中国采取更有力的政策,但他同时认识到要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沙利文倡导要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要在地区安全、贸易、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等领域同中国展开务实合作,共同谋求互利共赢的契机。
此外,沙利文非常重视中国经济实力对美方造成的威胁。沙利文提议美方应采取更加有力的对华经济政策,以应对中国挑战,同时要进行经济改革,提升美方在全球竞争中的经济实力。
在科技方面,沙利文认为,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可能对美方的科技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他主张美方应在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战略性产业政策以及投资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抗衡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
在军事方面,中国在军事实力上取得的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南海地区,引起了沙利文的关注。因此,他大力加强美方与盟友的合作关系,确保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制衡,并强调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对维护美方的全球霸主地位至关重要。
沙利文接替布林肯的可能性
在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下,副国务卿沙利文在中美关系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开始关注,沙利文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接替现任国务卿布林肯。以下从几个方面评估沙利文接替布林肯成为国务卿的可能性。
首先,政事背景和经验方面,沙利文具备丰富的政事背景和外交经验。在奥巴马集团和拜登集团中,他曾经担任过多个要职。
沙利文在国际政策领域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并能够带来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对华政策。因此,从个人素质来看,他完全有资格担任国务卿一职。
其次,沙利文对国际政事形势具有独到的见解。在中美关系中,他既强调争取美方战略优势及在关键领域遏制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关注寻求与中国在问题领域的合作机会。
这种战略远见和平衡能力,在美方当前外交政策中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评估沙利文接替布林肯的可能性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美方对国务卿的选拔,通常会基于维护政策的连续性。
布林肯在拜登任上,在中美关系中的政策表现得较为稳定,而沙利文虽然在中美关系中有独特贡献,但仍需要时间来继续展现自己的领导力。
此外,国务卿布林肯在当前官方中的地位较为稳固,很多人认为他在外交政策执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这意味着,如果沙利文要成为下一任国务卿,可能需要在某些方面取得更突出的表现,以证明自己在部分领域胜过布林肯。
任何政事人物的崛起都可能带来一定的政事风险。尽管沙利文具有相当程度的政事实力和外交经验,但其成为国务卿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政事风险。
例如,面对党内和党外的各种竞争和压力,沙利文需要展现出卓越的政事智慧和沟通能力,以确保其在国务卿位置上的稳定地位。总之,在未来发展中,沙利文是否能顺利接替布林肯,我们还需要继续关注和评估。
中国应如何应对
在面对沙利文这样具有现实主义特点的美方政事人物时,中国需要加强与美方的战略沟通,以促进双方对彼此战略意图和政策的理解。
通过高层次、专业化的对话,彼此加深了解,减少误判,有利于降低中美在争端领域发生对抗的概率。
同时,在中美关系中,中国需要主动寻找与美方合作的领域。例如,在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人道主义援助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上,双方可以加强合作,夯实中美关系的基础,展现两大国在重要问题上的共同责任。
此外,在确保国家自主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展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应推动建立以和平与合作为基础的地区安全秩序,以减少冲突和战争风险。
在周边地区,中国要积极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参与有益的多边合作,营造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在地缘政事问题上,中国应确保与邻国关系得到妥善处理,减少可能引发中美之间误会的风险。